“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认证”,普遍被称为“国推RoHS认证”或“中国RoHS”,是一项由国家层面建立并强制推动的关键管理制度。该制度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 与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 等部门共同主导实施,旨在从源头控制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为确保各方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特作此说明。
国推RoHS认证的本质是一项强制性且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要求。其核心特征体现在“国家统一推行”上,这意味着它不是一项可选择的自愿性认证,而是由国家权威部门强力推动、所有相关企业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该制度采用独特的“两步走”管理模式:首先,所有电器电子产品都必须进行有害物质含量标识,即在产品上明确标注是否含有受限物质;其次,对于被纳入《达标管理目录》的重点产品,则必须通过国推RoHS认证,方可在中国市场销售。
国推RoHS在管控的有害物质种类(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及其限值要求上,与欧盟RoHS指令保持同步。然而,两者在管理模式上存在根本区别。欧盟RoHS是直接强制所有电子电气产品符合限值要求,而国推RoHS则通过“标识”与“认证”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产品实施差异化管理,更具系统性和层次性。
对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准确识别自身产品所适用的义务范围。应第一时间查询产品是否已被列入官方发布的《达标管理目录》。若产品在目录之内,则必须选择经CNCA批准的认证机构,完成包括产品检测、工厂检查在内的认证流程,最终获得认证证书并在产品上使用规定的绿色标识。若产品尚未列入目录,则必须履行标识义务,在产品铭牌或包装上清晰、如实标注有害物质含有情况。这不仅是法律合规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构建绿色品牌形象的重要实践。
总而言之,国推RoHS认证是中国绿色制造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获得的“绿色通行证”。深入理解其强制性背景和具体规则,是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适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