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产品质量一流,为什么我的货柜总在卡拉奇港口被卡住?”去年夏天,一位做食品出口的朋友在电话里向我倒苦水。直到他恍然大悟——原来缺少那张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HALAL证书。
如果你正在开拓巴基斯坦市场,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
在巴基斯坦这个穆斯林人口占比超过96%的国家,HALAL认证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加分项”,而是“一票否决的入场券”。我见过太多企业在这里栽跟头:某广东枸杞出口商因未贴HALAL标签被整柜退货;一家成都调味品企业虽然产品完全符合标准,却因认证机构不在巴方认可名单上而前功尽弃。
更现实的是——没有这个绿色新月标志,你的产品连超市货架都上不去。巴基斯坦消费者对HALAL的执着,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第一步:选对机构是关键中的关键
巴基斯坦官方最认可的是巴基斯坦伊斯兰食品研究委员会(PFIA) 和巴基斯坦标准与质量控制局(PSQCA) 授权的认证机构。我强烈建议你优先选择这两家,虽然流程严格些,但绝对值得。
有个反面教材:浙江某水产公司为图省事选择了某东南亚机构,结果清关时被要求重新认证,损失了两个月时间。记住——在巴基斯坦,“走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
第二步:准备材料要“吹毛求疵”
除了常规的公司文件、成分说明、生产工艺流程外,这三个细节最容易被忽略:
所有动物源性原料必须追溯到非伊斯兰国家也需要提供清真证明
生产线清洗记录要具体到消毒剂成分
运输仓储环节必须提供独立清真仓储协议
某东北蜂蜜企业就曾在包装线上栽跟头——虽然蜜源完全符合要求,但灌装线与含酒精产品共用,导致认证失败。
第三步:现场审核不是“走过场”
审核员真的会带着放大镜检查每个角落。广州一家速冻食品企业分享过:审核员特别关注了润滑油可能接触产品的风险点,连员工食堂的餐具分离情况都要确认。
建议在正式审核前,最好做一次模拟审核。我自己经历过一次“惊心动魄”的审核——审核员突然要求调取三个月前的监控,核查夜班生产情况。幸好企业平时就严格执行标准。

山东“绿源”果蔬制品公司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们出口的番茄酱最初因为两个问题被拒:
1.生产用水的过滤系统使用了动物源性材料
2.车间更衣室与非清真生产线共用
他们的解决之道值得借鉴:
立即改造水处理系统,改用矿物滤芯
单独设立清真生产线更衣区
聘请第三方进行预审
最终在第58天获得证书,如今已成为巴基斯坦多家大型超市的稳定供应商。
1.别试图“说服”客户接受非清真产品——我见过最固执的巴基斯坦进口商,宁可支付违约金也要取消没有HALAL认证的订单
2.证书不是一劳永逸——每年都要监督审核,任何工艺变更都要报备。某香料企业就因擅自更换干燥工艺而证书失效
3.本土化思维很重要——建议包装上同时使用乌尔都语标注“حلال”,这个细节能让你的产品在货架上更受青睐
站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超市里,看着贴有HALAL标志的中国商品占据整整三个货架,我突然理解了这个认证的价值——它不仅是宗教要求,更是品质的背书和市场的通行证。
你的产品距离这个蓝海市场,其实只差一张精心准备的证书。
适配行业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