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产品要“闯”哪些关?认证就像产品的“国际护照”,不同国家、不同品类,规矩五花八门。我们为你梳理了全球市场上最常见的出口认证和对应机构,助你轻松出海,不走弯路!

CE 认证:欧盟的“通行证”
CE(Conformité Européenne)标志是产品进入欧洲经济区的“法定门票”。贴上它,你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国自由流通,无需再“一国一检”。无论是欧盟本土生产还是进口商品,统统都要“持证上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的安全、健康和环保要求。
适用产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玩具
无线电及通信终端、制冷设备
个人防护装备、压力容器、建材
各类医疗器械、燃气器具、升降设备等
!!划重点:CE ≠ 全球通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市场并不认它,请务必对症下药。

RoHS 指令:电子产品的“绿色守门员”
RoHS(《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是欧盟为电子产品设立的“有害物质黑名单”。该指令明确限制了六种有害物质在均质材料中的含量上限,包括:
铅 (Pb)、镉 (Cd)、汞 (Hg)
六价铬 (Cr6+)
多溴二苯醚 (PBDE)、多溴联苯 (PBB)
适用产品覆盖几乎所有电子电气设备:
白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黑家电(电视、音响、通信设备等)
电动工具、电子玩具、医疗电气设备等

UL 认证:美国的“安全保镖”
UL(美国保险商试验所)不仅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安全鉴定机构,更是全球公认的“安全信誉标签”。它用科学方法评估产品是否会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
UL 认证不仅保护消费者安全,也是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金钥匙”,助力产品畅销全球。

CCC 认证:中国的“市场入场券”
3C认证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覆盖22大类共149种产品。它统一取代了过去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必备“身份证”。

GS 认证:德国的“品质勋章”
GS(Geprüfte Sicherheit)标志是德国授权的安全认证标志,在欧洲消费者心中含金量极高。贴有GS标志的产品不仅更受欢迎,还常常“身价倍增”。
GS认证不仅考验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更“深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生产到检验,全程把关。每年还要“年检”,品质不掉线。
常见适用产品:
家用电器、办公设备、运动用品
工业机械、实验测量设备
自行车、头盔、梯子、家具等

FCC 认证:美国的“电磁通行证”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负责监管通信产品。任何可能发射无线电波的设备——从电脑、电话到无线电设备——进入美国市场前必须通过FCC认证。
进口商和海关需确保每台设备都符合FCC标准,否则小心“卡关”哦!

SASO:沙特的“标准大管家”
沙特阿拉伯标准组织(SASO)负责制定并监督所有在沙特销售产品的国家标准,覆盖质量、安全、标识等多个方面,旨在保护消费者并提升本土产品质量。

KC 认证:韩国的“安全锁”
KC认证是韩国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管控电气用品与生活用品的安全、质量及电磁波辐射。产品分为两类:
强制性安全认证(高风险产品):需测试 + 工厂审查
自律性安全确认(低风险产品):一般仅需安全测试
大多数电子电气产品还需满足电磁兼容(EMC)要求。

SONCAP 认证:尼日利亚的“清关神器”
SONCAP认证不是质量评分,而是尼日利亚的强制性合格评定程序。它采用“装船前认证”模式,没有它,货物到了海关也只能“望岸兴叹”。
适用绝大多数制成品,如电器、玩具、建材、化工品等。

GCC 认证:海湾七国的“一证通”
GCC认证是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覆盖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七国。一次认证,七国通用,帮你轻松打开海湾市场大门!
适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