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 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针对锂电池水上安全运输的推荐性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JT/T 1543—2025)正式施行。该标准由交通运输部于 2025 年 1 月 26 日发布,填补了国内锂电池海运安全标准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国际化新阶段。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共包含 10 个部分、5 个资料性附录和 2 个规范性附录,结合国际规则与国内实践,首次系统规定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全流程安全技术要求。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 年锂电池出口量达 39.1 亿个,同比增长 15%,海运承担了约 80% 的出口运输量。然而,此前锂电池水上运输缺乏统一规范,存在分类混乱、包装不达标、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安全风险和物流成本高企。
5 月 4 日,“HANSA STEINBURG” 轮搭载锂电池从大连港顺利启航,这是标准实施后辽宁辖区首单锂电池出口运输。大连海事局通过 “监管 + 服务” 模式,提前向企业宣贯标准内容,优化申报审批流程,实现 “零待时” 通关,并开展全链条安全检查,确保货物符合包装、标识等要求。
企业反馈:大连某锂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标准实施后,运输合规性显著提升,企业出口周期缩短 20%,物流成本降低约 12%。交通运输部表示,将持续推进锂电池水路安全运输体系建设,深化海事服务保障举措,例如探索运输过程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加强国际规则协调等。随着标准的落地,我国锂电池产业将在 “双碳” 目标下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为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适配行业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