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验厂咨询机构
用认证助力中国出口企业走向世界

认证咨询电话:

400-110-6659

相关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外贸资讯

我国首部锂电池水上安全运输行业标准 5 月起实施 规范海运安全管理

2025-05-06 16:24:59 作者:小编

1746520345582.jpg

2025 年 5 月 1 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针对锂电池水上安全运输的推荐性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JT/T 1543—2025)正式施行。该标准由交通运输部于 2025 年 1 月 26 日发布,填补了国内锂电池海运安全标准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国际化新阶段。

▍标准核心内容与创新点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共包含 10 个部分、5 个资料性附录和 2 个规范性附录,结合国际规则与国内实践,首次系统规定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全流程安全技术要求。


  • 1 分类与编号:明确锂电池的分类标准,涵盖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及含有机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参考使用),不适用于锂电池驱动车辆的运输。
  • 2 包装与运输组件:要求锂电池包装需符合 II 类包装性能指标,防止短路和意外移动;货物运输组件需具备防火、防泄漏功能,并通过 UN 38.3 测试等国际认证。
  • 3 全流程管控:从托运、装卸到承运,标准细化了各环节操作规范,例如要求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不超过 30%,并建立应急处置流程,包括热失控报警、灭火措施等。
  • 4 国际衔接:标准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高度衔接,例如采用相同的 UN 编号体系和标签要求,为锂电池 “出海” 提供国际通行依据。


▍出台背景:破解锂电池海运安全与效率瓶颈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 年锂电池出口量达 39.1 亿个,同比增长 15%,海运承担了约 80% 的出口运输量。然而,此前锂电池水上运输缺乏统一规范,存在分类混乱、包装不达标、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安全风险和物流成本高企。


  • 1 行业需求迫切:生产企业和运输企业多次呼吁出台标准,以解决运输分类、标志标牌、包装等实际难题。
  • 2 政策协同推进:该标准是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的配套文件,与铁路、航空运输标准形成互补,构建多式联运安全体系。


▍实施意义:护航 “新三样” 出口与产业升级

  • 1 安全与效率双提升: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降低锂电池海运事故率,同时优化流程、减少查验时间,预计物流成本可降低 10%-15%。
  • 2 助力国际贸易:与国际规则接轨,增强我国锂电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厦门港作为锂电池出口枢纽,90% 以上锂电产品通过该港 “出海”,标准实施后可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
  • 3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鼓励技术创新,例如支持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运输,为产业链升级提供支撑。宁德时代等企业表示,标准将帮助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地方实践:大连港首单锂电池出口案例

5 月 4 日,“HANSA STEINBURG” 轮搭载锂电池从大连港顺利启航,这是标准实施后辽宁辖区首单锂电池出口运输。大连海事局通过 “监管 + 服务” 模式,提前向企业宣贯标准内容,优化申报审批流程,实现 “零待时” 通关,并开展全链条安全检查,确保货物符合包装、标识等要求。

企业反馈:大连某锂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标准实施后,运输合规性显著提升,企业出口周期缩短 20%,物流成本降低约 12%。

▍未来展望:构建全球锂电池运输安全网络

交通运输部表示,将持续推进锂电池水路安全运输体系建设,深化海事服务保障举措,例如探索运输过程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加强国际规则协调等。随着标准的落地,我国锂电池产业将在 “双碳” 目标下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为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

适配行业

相关服务

联系我们 提供全方位服务

认证咨询电话

400-110-6659

Related suggestio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