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验厂咨询机构
用认证助力中国出口企业走向世界

认证咨询电话:

400-110-6659

相关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法规追踪

大厂实施强制下班:欧盟法规驱动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型

2025-03-11 16:32:18 作者:小编

近日,中国多家头部企业如大疆、美的、海尔等相继推出“反内卷”政策,严控员工加班时间。这些举措可能与国际市场法规《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的条例》以及社会责任认证(如BSCI验厂)的要求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政策背景、企业行动与国际合规角度展开分析。  

大厂严控加班的实践与动因  

美的

1741682387912.jpg

禁止形式主义加班,明确“六条禁令”

   美的集团自2025年初起推行简化工作方式的“六条禁令”,包括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禁止形式主义加班、减少微信群数量等。据员工反馈,公司HR会于18:20后催促各部门下班,甚至禁止员工晚餐后返岗加班。美的称此举旨在践行“反内卷”,提升员工生活质量。  

大疆

1741682445711.jpg

弹性工作制下的“强制9点下班”

   大疆自2月27日起推行“晚9点必须下班”政策,HR通过“扫雷式清场”确保员工准时离开,上海区域办公楼甚至直接关灯。公司解释称,此举与弹性工作制(上班时间9:00-10:30)结合,旨在平衡工作与生活,减少“下班羞耻感”。  

海尔

1741682471145.jpg

强制双休与后勤保障切断

   海尔在2月宣布全面落实双休制,周六禁止员工到岗,关闭食堂并严格审批加班申请。这一政策直接切断了加班的后勤支持,倒逼效率提升。  


动因分析

- 内部驱动:企业意识到过度加班对员工健康和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例如大疆员工曾普遍加班至深夜,美的则批评“形式主义加班”消耗资源。  

- 外部压力:国际供应链法规(如欧盟新规)和客户验厂要求可能成为重要推手(后文详述)。  

《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的条例》的影响  

2023年生效的《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的条例》规定,若产品供应链涉及强迫劳动(包括非自愿加班、超时工作等),欧盟有权禁止其进入市场[citation:用户提供]。该条例虽未直接提及“加班”,但将“强迫劳动”定义为“在威胁惩罚下非自愿提供劳动”,而超负荷加班可能被视为变相强迫。  


对中国企业而言,欧盟是重要出口市场。若因劳工权益问题被认定为违规,企业将面临贸易壁垒和声誉风险。因此,大疆、美的等企业严控加班,可能是为规避此类风险,同时向国际客户证明其合规性。  


BSCI认证:企业社会责任的“通行证”  

BSCI(商业社会标准倡议)认证是欧盟买家广泛认可的社会责任验厂标准,其核心要求包括:  

1. 工时合规: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8小时,加班需自愿且支付法定报酬。  

2. 禁止强迫劳动:员工可自由终止雇佣关系,拒绝不合理加班。  

3. 健康与安全: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1741682514862.jpg


企业行动与BSCI的关联:  

- 美的、大疆等企业通过减少加班、禁止形式主义工作,可满足BSCI对工时和自愿加班的要求。  

- 例如,美的“六条禁令”中明确简化流程、减少无效会议,直接提升了工作效率,避免变相延长工时。  

- 大疆的弹性工作制与强制下班政策,则确保员工工作时长控制在7.5-9.5小时,符合BSCI的工时限制。  


BSCI认证的具体要求可能因行业和地区有所差异,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规策略。如需完整信息,可联系咨询青岛BSCI验厂咨询公司


联系我们 提供全方位服务

认证咨询电话

400-110-6659

Related suggestion

相关推荐